深圳市李汉宁书法名师工作室 转发
本文为《南方教育时报》记者曾志专访撰写,原题为:深圳教师李汉宁书法教材进高校---全国首个中小学正高级书法教师撰写首本《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刊载于2018年6月15日中国《南方教育时报》。2018年6月20日马来西亚《亚洲时报》、2018年8月2日马来西亚《诗华日报》转载。)
(上图为《人民日报》对李汉宁的报道)
南方教育时报记者 曾志
编者按:近日,深圳市书法名师李汉宁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他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李汉宁是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的书法教师,从教30年的他,从一名大学书法副教授到中学书法正高级教师,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教学、课程建设、学科引领等方面都树立了榜样。作为中国书协会员,算是个“书法家”;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了7本中小学书法著作,并被高校书法、师范专业用作教研,算是个“书法学者”;具有大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国外讲学等教学经历,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成果均获过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教育奖,算是个“书法教育专家”;开发了3门书法课程分别被评为深圳市推广课程、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好课程,课程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算是个“课程建设行家”;成为深圳市首位书法学科名师、深圳市书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算是个“学科引领者”。
在他心里,更愿意被叫“李老师”,被学生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是他最大的满足。

(上图为李汉宁在马来西亚讲课后与学生合影)
教育情怀
从高校教授到民办小学代课老师
李汉宁之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教书法,因为对书法教育的执着,成为了书法副教授,大学书法教育获得兰亭奖·教育奖。2007年在广东省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大好形势下,迫切想突破自己的李汉宁,不顾亲朋的反对,应深圳市石岩公学的邀请,辞去了百色学院副教授的公职到深圳做民办小学书法代课教师。
在石岩公学的5年里,他努力为学校构建书法特色,埋头教学实验和学术研究。从小学教起,再到中学,直至教师培训,最多时每周曾有23节课。2009年,石岩公学以突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成果荣获“兰亭奖·教育奖”,成为该奖举办至今惟一一所获奖的中小学校。此后,相继被评为“全国写字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书法普及优秀学校”。
2012年,李汉宁转调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该校在应用他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两年后,成果丰硕,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公办学校十佳”。

(上图为李汉宁在中学书法课堂)
课堂改革
不迷信传统教法,构建趣味和高效课堂
中小学书法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师资缺乏、教材不规范、设备不科学、课时安排偏少、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李汉宁对书法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对书法课堂的弊病洞若观火。
比如,很多人认为学生写好了“永”字,笔法就过关了。李汉宁说,过度迷信“永”字的功效显然是一种失误。一些基础笔画在“永”字中是找不到的,比如提、横钩、弯钩、卧钩、平捺等,而卧钩和平捺都是高难度的笔画。
为达到高效的训练,李汉宁出版系列教材,有硬笔字帖、有毛笔摹写范本、有作品训练范例,包含书法笔画、结构、章法等系统内容,做到少而精,能以点带面。还出版《中小学书法理论知识趣谈》作为学生的辅助读物。科学合理地解决中小学生书法学习问题。
有学生曾告诉李汉宁,自己不喜欢书法的原因是,书法课给人的印象是练字,练得越多越好,很枯燥。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李汉宁在书法课上,不仅追求高效的技法训练,还将书法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人文修养提高、审美观念的改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书法课不仅仅是为了写一手好字,还能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课堂里,他常常会用贴切的生活事例,以故事的方式,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去阐述书法所包含的审美和哲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听得津津有味。

(上图为陈振濂教授题写书名的李汉宁著《中小学书法教学法》)
教学研究
教学法填补基础书法教育空白
这10年来,国家要求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但不少学校轰轰烈烈地把书法课排进课表后,由于师资、教材、教法、场地等问题,根本无法像其他学科一样顺利开课。最为遗憾的是,基础教育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教法,书法教学法的研究却几为空白。因此,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探索迫在眉睫。
李汉宁经过十年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出版了中小学书法系列论著和教材七部。其中2013年出版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有专家认为,该书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第一本书法教学法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2014年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十佳受欢迎教材”。之后,该书被大学书法、师范等专业、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广泛用作教材,并被国务院侨办推广到马来西亚华文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书法学科的教学理论建设,李汉宁目前正在组织各地书法教师撰写,即将出版《中小学书法教学反思》、《中小学书法创作指导范例》、《中小学书法教师成长故事》、《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等等书籍,希望能给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提供参考。

(上图为李汉宁在“全国书法教育高峰论坛”上演讲)
课程开发
国内外大、中小学推广
针对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学生学习内容零散,书法教师大多数为其他学科转行担任的问题,李汉宁首创了《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分学生、教师两个层次)。在学生层次中,提出要区别于以往语文同步训练和社会书法培训,实用和审美兼顾,解决当前“书法进课堂”学生专业化、系统化学习不足问题。在教师层次中,提出“边学边教”的理念,要解决教学法欠缺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优化,《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学生层次)2015年被评为深圳市推广课程;《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教师层次)2016年被评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初中硬笔书法》课程2015年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课程成果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课程实验的10年中,有两所应用学校分别获兰亭奖·教育奖和“全国书法教育公办学校十佳”。教师培训满意率达95%。深圳市8所应用学校快速成为书法特色学校。全国不少大学、中小学、社会机构以及马来西亚的一些华文学校应用本课程,都高度评价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国内外媒体报道达30多次。

(上图为李汉宁(左二)在马来西亚支教欢迎会上现场题字)
社会担当
引领学科教师,并赴海外支教
作为深圳市惟一的中小学书法名师、深圳市教育局成立的李汉宁书法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他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努力引领学科教学与研究,培养或促进书法教师的成长,加强深圳市推广课程——李汉宁《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优化和推广实施。
工作室2016年3月挂牌成立时,有来自全市49名成员,是全市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人数最多的工作室。两年来,成员不断扩展到全国及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已达到150多人。李汉宁义务进行各种现场培训、网络交流指导,极大促进了学员的成长,提高了成员的书法创作、理论与教学的能力;和成员共同探索有效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模式,在基础书法教育领域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
因缘际会,2013年开始,李汉宁应国务院侨办、深圳市侨办的委派,三次前往马来西亚担任海外华文义工教师,把希望把中国精深的书法文化和巧妙的书法技法、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方式带到海外,让更多“龙的传人”学习和体验。他的教学在当地受到了热捧,马来西亚、香港、国内媒体大量报道。

(上图为马来西亚《亚洲时报》的报道)
社会评价
解决书法教育的重大难题
深圳市石岩公学评价:《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边学边教”的理念和指导方法,让有书法爱好或一定基础的老师,很快实现了向书法教师角色的转变,书法教学的大面积普及得到了保证。同时,解决了教学内容的系统化问题,也使书法教学更为科学化和专业化。教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技法与学生生活事例紧密联系,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书写的原则和方法,学生听得有味,学得轻松,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我校书法教学活动,广泛得到学生的喜爱。
山西运城师专书法专业评价:《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使用,为即将走上岗位的书法专业学生提供了营养,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培养专业师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该书解决了小学书法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案例丰富,故事有趣,让学生就业应聘时的教学更加自信,极大地促进了书法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使我校的书法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
广西百色学院师范专业评价:我校高度重视师范生书法教育,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为例,在毕业前每位学生须修满一门硬笔和一门毛笔书法课程,并拿到相应学分。李汉宁《中小学书法教学法》是我院从众多书法教材中选出来的,它的推广应用帮助我校师范生快速掌握中小学书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熟悉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开这样的一门课对于师范生来说十分有必要。这是一本针对师范生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上图为2018年6月15日中国《南方教育时报》)

(上图为2018年6月20日马来西亚《亚洲时报》)

(上图为2018年8月2日马来西亚《诗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