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公子 2019年11月14日德公子传媒发布 转发:深圳市李汉宁书法名师工作室
农逵砚作《深山访友》,在2019年11月首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大赛(南京)中斩获产品设计创新“百鹤奖”。
.jpg)
2019年11月2~3日,书法家刘德宏应邀在平果讲书法。图为刘德宏在示范、讲解。
2015年以来,作品入展国家级专业展10次以上,省级专业展数十次,更培育出不少省级水准以上书法艺术人才,这是近年来广西平果县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的成绩,这在百色市12个县(市、区)绝无仅有,在整个广西都属罕见。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相当成就的人,均非书法科班出身,他们靠什么取得这些成绩?这种独特的“平果现象”如何产生?
本文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其动力源泉,裨益于百色书法艺术的发展。
拒绝江湖书法 正轨起步
秋天的平果县,夜色微凉,平果县城马头公园,广场大妈们在热腾腾唱歌跳舞,孩子们在玩,成双成对的年轻人不时出现,平果文联活动基地就在公园边的僻静角落里,3个名家工作室挨在一起,通常很安静,读书读帖,练字刻字,品茗交流,谈论书法艺术,相互品评新作,不时关注国内主流书法刻字艺术的创作走向……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jpg)
.jpg)
2019年11月9日,百色市文联副主席黄静一行到平果县文联活动基地“名家工作室”调研。
他们是黄吉超、农逵、韩祖勇、唐云龙、朱虎等书法刻字爱好者,除了农逵、韩祖勇靠刻字、书法、制砚为生,其他人都是业余,农逵初中文化,韩祖勇中专毕业,黄吉超初中文凭转业军人,朱虎高中文凭,唐云龙大学本科,学的却是英语专业……能有今天,全靠酷爱书画艺术与持之以恒地学习、探索、创作。
.jpg)
交流。
热爱,持之以恒,只是掌握一门艺术的先决条件,要入门进而登堂入室,路还遥远着呢。无数热爱书法写了一辈子的人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在行家眼里依旧:“写字而已,不是书法。”
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涉及书法的专业性问题,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以线条为核心,通过丰富、厚实、多姿、个性化的线条写出饱满、丰富、充满张力的有生命活力的字,并遵循书法艺术的审美传统(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组成一幅充满韵味的能表达创作者艺术追求与精神状态的作品。
.jpg)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拍字帖图),普通人看可能会觉得凌乱不堪,但在书法艺术史上,该作品蕴含
着丰富书写技法变化,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书写时充沛而激烈的感情变化,自然真挚,想见他当时的精神状态。
因此,学书法第一步,要认清书法训练与练毛笔字的区别,沿着1000多年来形成的书法艺术系统来接受专业训练和学习。开始选择一两个经典碑帖,好好临习,入门有小成后,再慢慢钻研一家或一个时期的经典作品,逐渐扩展,上溯秦汉西周金石铭文,旁通简牍之文,才会有大成,这是古来书法名家、大家通往成功的路径,毫无例外。
纵使作为普通书法爱好者,不想成名成家,想要享受到书法的乐趣,也非遵循上述规律不可。平果县书法艺术领域有成绩成就者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jpg)
创作中的唐云龙。
如果不下功夫按照这个规律进行长期训练并得到行家的指正与认可,就只能是毛笔写字,用这些毛笔字以书法之名来谋利,冠以各种高大上来头、派头,四处走穴表演谋利的,都是江湖书法,他们志在江湖谋利,不在乎书法成就,只会阻碍书法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已经成为书法界共识。如果地方政府部门不征求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意见而去扶持这类“书法家”搞展览,请他们题字,那不仅闹笑话,还涉及纳税人的钱怎么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妨碍地方书法艺术事业健康成长。
.jpg)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果)学生临苏轼的《寒食诗帖》。
平果书法家及爱好者能不为江湖书法利益诱惑、误导,并取得成就,在于平果早年走出了甘文锋、李汉宁这样书法名家,让他们在辨别书法与江湖书法有一定的参照标准。
甘文锋1990年左右就去北京拜访书法名家欧阳中石学书法,靠书法作品入展获奖,成为广西书法界领军人物。李汉宁则靠书法教育从百色师专辞职跑去深圳闯出名堂,编写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得到深圳教育部门的认可;他的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成果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提名奖,事迹曾上《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让平果书法爱好者们明白,玩书法必须按照专业路子走,才有出息。
地方政府扶正书法艺术事业
大多数中西部县级城市,书法艺术资源匮乏,书法艺术爱好者想跟主流专业接轨,还得看地方党政领导的认识与支持。
2010年以来,在县文联引导与县政府财力支持下,平果县先后请书法名家李兴奕、李强、甘文峰、廖炳智、卢和华、刘德宏等书法名家来搞讲座,从笔法、结字(结构)、章法及审美等方面进行讲授。作为书法派生出的现代刻字艺术,则争取把第九届现代刻字展冲刺班拿到平果来办,千方百计把书刻爱好者“送进”培训班,让他们跟名家李文宝教授面对面受教。
.jpg)
.jpg)
11月2~3日,刘德宏在平果随手示范书法之作。
这些举措,让平果书法爱好者们认识到了书法技艺的奥妙,并领会了艺术实践(理论学习、临帖、创作等)的手段,在审美与实践上跟国内书法主流接轨。
接轨,明确努力方向后,他们拜师学艺,在正确的道路上刻苦专研。黄吉超是平果县刻字艺术的先行者,书法也有一定造诣,书法取法远取元代吴镇草书,近取当代书法名家周慧君,形成自己雅俗共赏的风格,刻字艺术则师从刻字大家李文宝,他练习创作不断,新作不断,刻字作品得到广西刻字界高度评价,他常对后辈给予指点帮助,是一位让人尊重的长者。
.jpg)
_1.jpg)
黄吉超书法。
黄吉超现代刻字作品。说明:木屋记忆。岁月如风,老房子衰老坍塌,留下一段老木,成了老屋唯一的记忆。斑斑驳驳,风骨依然,承载着不可磨灭的乡愁和不舍的留恋。文/梁颖武
.jpg)
黄吉超现代刻字作品。
韩祖勇喜好魏碑之雄浑厚重,就拜魏碑名家杨世全(南宁)学习。朱虎喜爱行云流水的行草书,先拜平果梁颖武为师,后拜中国美术学院的李双阳学习。唐云龙则喜欢以游学的方式四处拜访名家,各取所长,为我所用。
.jpg)
韩祖勇书法作品。
农逵以治砚为生,2016年他离开师父梁焕明返乡自立门户后,游学在书法、绘画、篆刻、雕刻的圈子里,多方取法,融会贯通,随手拿刻刀“写”在砚面上的小字,能让行家都感耳目一新。
.jpg)
农逵用刀刻写在一方砚台底面的心经。
苏刚、兰福茂、廖祤新、黄铁民则先后拜到书法名家廖炳智门下……
拜“明师名家”为师,成为平果书法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几乎每个入省展国展的作者身后都有明师名家作“后盾”。
平果书法爱好者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平果县政府因势利导,创建文联活动基地并设有“平果县名家工作室”,让黄吉超、农逵、韩祖勇这样有一定成就对地方文化艺术事业有贡献的行家免费入驻,作为他们创作、教学、交流的平台,这种政府搭台请名角唱戏的做法,更高水平地带动整体艺术活动,大大鼓舞后生晚辈的艺术追求,取得了不俗成绩。
开放的心态是艺术的沃土
搞艺术的人,通常有一种敝帚自珍的通病,对自家不足的一面,难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需要行家之间相互开诚布公地交流才能解决。
平果书法艺术领域的成绩,很大程度建立在一种开放的心态上,这些艺术爱好者们虽各有所专,却常常在一起喝茶聊艺术,一起探讨、点评作品,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尤其是在准备出作品参展的时候,组织参展者进行交流点评成了常规。
韩祖勇对这一点认识很深刻,在现代刻字艺术方面的创作,尤其如此,这或许是他仅创作12件作品,就能以其中的《幽》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原因。
.jpg)
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韩祖勇作品《幽》。
农逵原来在广东做端砚21年,有扎实而丰富的技术经验,但他对书画艺术的了解并不多,一直默默无闻,回到老家平果创业后,得益于平果县这种开放艺术环境影响,利用平果凤梧特有石头打造出“平果桂砚”系列,让中国砚界多了个新成员,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铜奖、银奖、金奖,名声鹊起,作品升值,作品成为国内砚台藏家争相收藏的“新宠”。
.jpg)
农逵作品——壮乡歌圩。
“人都是不完美的,反映到艺术作品上也是如此,但行家之间在一起真诚交流,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就能让作品得到提升,得到进步。”黄吉超说,这个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闭门造车自以为是那是不好的。
笔者造访时,正遇他们在兴趣勃勃地谈论近期在南宁举办“广西艺术展”,他们在谈论入展的作品,讨论其艺术创作技术、风格、特点。“看展”是他们的必修课,区内区外各种省级以上专业展,他们都去观摩入展获奖作品,开拓视野,吸收营养,提升自己。
.jpg)
2019年8月15日,唐云龙刻字作品《《旭日》》入展全国第四届硬笔书法家大书法作品展。
他们说,省(区)展是整个省(区)书法创作的风标,国展是全国书法创作的风标,作为书法人都应该去看,去学习,才能吸收新养料。
他们求远,也不舍近,常以“访亲探友”方式跟百色市区,巴马县、大化县、都安县等书法艺术水平较高县区走动,相互交流切磋。
前辈带后辈 平果书法青出于蓝
平果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今天的成就,跟黄吉超、韩祖勇、陆宝勤、韩祖辉等书法前辈息息相关,但他们都说还有一个人比他们更重要,此人是平果县原文联主席梁颖武。
.jpg)
.jpg)
梁颖武草书作品。
梁颖武爱好书法,早年不得门径而偏于江湖书法,10年前去广州进行干部交流学习时,广州朋友带他去看各种书法艺术展,让他感到深深震撼:差距太大了。知耻而后勇,梁颖武通过专业书籍、网站了解书法一番恶补后,受赵孟頫“笔法千古不易”的书法思想启发,网上报了侧重笔法研究的书法名家李兴奕的远程班,渐渐领会书法艺术的基本原理,对书法的趣味越发浓厚。这时,梁颖武发现地方玩书法的人多陷入“江湖书法”的迷途,各行其是。
如何引导平果县书法学习创作步入正轨?恰好身在其位,他便认真“谋其政”来,上文讲到的县文联对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的举措,多与他推动密切相关。
.jpg)
_2.jpg)
梁颖武草书作品。
梁颖武作为平果书法文化艺术接轨正统主流的“关键人物”,梁颖武除了推动政府投入、扶持,自己也认真学,与书法艺术领域的各个创作者切磋探讨,并运用他丰厚的文化艺术知识,在创作理念、内容选择、价值导向等方面,给予指导。
黄吉超、农逵、韩祖勇等名家都坦言“梁主席”对他们的创作的影响很大。
梁颖武担任平果县文联主席10年,对该县正确艺术理念影响的连贯性持续性均起到了良好作用。
平果县独特艺术环境与土壤,也启蒙引领不少书法艺术新秀走向全国。苏刚、蓝福茂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90后的年轻人,他们书法启蒙于韩祖勇,考上高校书法专业,读到研究生并成为导师得力助手,书法作品几次杀入省展、国展,成为广西书法界的“黑马”,再次引起业内对平果书法的刮目相看。
.jpg)
苏刚书法作品,2017年8月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
.jpg)
蓝福茂作品,2018年全国第三届篆书展入展作品。
苏刚、蓝福茂坦言,起步就能接触正规的书法教育,远离江湖书法,是能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每次入展和获奖,他们都通过微信向韩祖勇老师报喜和表达谢意。

_1.jpg)
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