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当今书法界更是如此,遍地是“救世主”。无论自己学习时间长短,水平高低,也无论别人展示的作品好坏,有无功名追求。很多人都把自己摆在代表至高无上的位置,拿中国文化的神圣,借王羲之技艺的高古,贬评别人一番为快。
见别人的字,就惯性地发牢骚,比如遇上名家的字,一定要说人家还算不上大师,其实人家从没标榜自己为大师。见到某展览的作品,一定要说这也算书法?污染环境!其实人家从没说自己是书法家。
不是不可以说别人的缺点,关键是书法批评需要一分为二,要客观看待别人的长短,人无完人,艺无止境。批评首先要对别人的尊重,其次要达到对别人的教育,对别人的促进才行。
诚然你有关心别人之心,但以带刺的语言相劝,最后人家才懒得接受,你的批评对别人成了放屁,对自己成了生闷气!
人家写张作品出来交流,甚至无意展示,本来没狂妄自大之意,你却上纲上线,苛刻看着人家的作品不是作品,人不是人,那就得考虑你的人品有没有问题了。比如,有人见到别人临一张启功的作品,一棒子打下去说,启功的字如馆阁体,毫无艺趣,这字害了多少人啊。似乎启功书法早已"祸国殃民”,达到毁灭了中国书法,令全民痛恨不已的程度。
再比如,一老人家退休后玩几张字当别人打麻将消遣,人家没有做书法大师的理想,更没有以书法为谋生的需要,你非要拿书法专业的最高标准来损他的不是!
试想,现在街头巷尾,k歌无数,每个人都唱得很动听吗?难道唱得不好,也污染了环境,对音乐的发展造成了危害?今后五音不全的人要禁止K歌?
书法的繁荣,需要引导,引导需要平和。书法的发展,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宽容。希望书法批评者多学一点教育理论常识,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