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0年12月9日)
“我这10本书”话题之四:104万字的三本论著,让我感到艺术敌不过柴米油盐
在我的10本书中,纯理论的书主要有三本,其中2013年出版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有37万字,2016年出版的《中小学书法理论知识趣谈》有22万字,刚刚出版的《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有55万字。
在进入书法这个行业的初级,我好想把写练好,希望往书法家的那条线走。我和社会上以书法练习和创作为业余爱好的、以书取乐的书友们一样,兴趣来时,写到三更半夜,有时一帮人在一起,一杯白酒,几行乱世书,疯狂得意也好,故作清高雅致也好,总有一点旧时文艺青年的自我标榜埋藏在心里。那时候,一张海报、一幅对联,常常会让周围的人好像高看你一眼,美好了一段苦涩的岁月。
终于,艺术敌不过柴米油盐,我要教书,我要养家糊口,我得写论文,评职称,在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之后,我觉得写字应该先放一放,开始转到理论学习和探索上来。果然还好,一批学术论文的发表,促成我评上了副教授。我深刻地领会到,做书法的甜头,不光是在写好字中,理论其实也是一块美丽而实惠的蛋糕。
但是做理论很艰难,一是要有一定的书法实践功夫,否则理论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我要做职业理论,也就是教育教学理论,才不至于“不务正业”。所以,我的精力一下被分配在创作、理论与教学三个部分之中,加上自己的文学素养欠缺,我感到力不从心。
只是教育职业的需要,我无法退步,硬着头皮往前走,一直走到今天。无论今天的理论成果还是那样微不足道,也无论有时想想,如果我没有用10多年的时间来搞理论,而是专注于书法练习与创作,或许我也能成为优秀的书法家,只是人生没有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