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作者注:用“前半生”似乎很不妥,或许应该用“大半生”或“一生”,因为名师追求永无止境,也因为现在的自己不再年轻。之所以用“前半生”,是自己成长的基础在“前半生”,那个阶段更充满挑战,经历最值得回味,这是本文的重点;用“前半生”也意味着对人生的乐观,展望未来幸福的日子,长长久久!现在的自己还依然年轻!)
《人民日报》的点赞报道,对于我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对读者或许会产生一定的神秘感。为此,写这段独白。
(在浙江绍兴兰亭考察)
我的前半生经历充满意外。在学业选择、职业变换中,走过了许多不寻常 的路。我高中学理科,大学考上了物理专业,入读后转入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 我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被分配到中学做英语老师,而是被留校做书法教师。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同学聚会)
为了稳定这份工作和评聘职称,我不得不从零开始学习书法,之后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书法专业,又到西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广西百色学院给大学生授课)
在大学书法教师岗位上,我边学边教,边教边创作,边创作边科研,走过一段无比艰难的岁月。期间,因为无知又单纯,也还真的感到充实和快乐。

(在广州天河南方国际实验学校任小学书法教师,右一为本人)
大学任教初期,我曾停薪留职一年到广州天河区南方国际实验学校尝试小学书法教学工作,感受大都市的生活。

(在广州番禺广地实验学校任小学书法教师)
在大学任教后期,我决心往广东发展,于是以请假的方式,短暂地到广州番禺培正广地实验学校任小学书法教师,并在那里买了房,上了一家人的户口、上了广州的车牌。但终究觉得不合适,还是选择折返百色学院。

(在深圳市石岩公学小学部任教)
在当选百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为书法副教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成 果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教育奖之后,我便应深圳之邀,辞去公职,到民办深圳市石岩公学小学部做代课书法教师。

(在深圳市石岩公学校庆表彰会上)
代课两年后,我通过招调考试,成为中学正编书法教师,调到公办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中部任教。从此,大学讲台真正成了过去,中小学课堂成为了新的依托。
在石岩公学五年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中小学书法训练技巧》,创建了全国首家“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站,我主持的书法教育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教育奖集体奖,成为兰亭奖举办至今全国唯一获奖的中小学校,我评上学校两届名师和宝安区名师。

(在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初中课堂)
不久,我调到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任教,开始着迷于中小学书法教学理论研究和出版工作。除了平时上课之外,我的课余时间几乎用在学术上,不分节假日,不分校内校外,从中自得其乐,特别喜欢新课题的挑战。

(给英国来访小学生授课后合影)
这些年来,周围经常会有人在背后议论,我为什么从大学到中小学来?在广州进行的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答辩时,评委专家也这样问过。其实很简单,我是应一位校长之邀来深圳的,也觉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这块充满新鲜感,富有吸引力的,好想来做点事,没有其他。

(我出版的关于“中小学书法”的图书)
我专注于“中小学书法”系列的研究,涉及学生、教师、学校、学科等四大内容。我的网站、书名、课程都以“中小学书法”为开头。

(我创建的全国首家“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站)
在中小学的这些年,我主持书法教育工作的学校,一所获兰亭奖·教 育奖集体奖,一所获全国书法教育公办学校十佳,我出版了10本有关中小学书法的论著或教材。其中《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被媒体誉为 “我国基础教育史上第一本书法教学法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 我创建的全国首家“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站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最具影响力媒体(网站)”。
83D30.png)
(正高级教师证书)
我开发的“初中硬笔书法”课程分别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学生层次)课程被评为“深圳市推广课程”;“中小学书法教学法”(教师层次)课程、“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课程先后被评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我的 “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教学成果获得广东 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一等奖。我还评上了深圳市书法学科名师、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职称。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证书)
回顾过往,别人走路,我却只能爬行。在中、高考学科为重,国家课程的文化学科至上的中小学里,连地方课程都排不上号的书法学科,只能算是校本课程,作为这门课的教师,到各种评优评先评成果的关键时刻,你都无法找到归口或类别。我的教学成果,经常被偏见打折,艰难地显露。
如果我说,我在一个学校里奋斗了十年,没有获过校内任何一项荣誉和奖励,你一定不会相信。但这对于我,没什么介意。在民主测评中,我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是我在学校里获得的唯一的荣誉、没有证书的荣誉,是我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最强大的精神支撑。

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2018年6月25日的 《人民日报 (海外版)》以 《为书法教 师李汉宁点赞》为题对我进行了报道,我深感很意外,也很欣慰。

(在南京培训中小学书法教师)
我的前半生,除了求学就是工作,工作比较单一,只教书法。我专职教过大学生、中小学生,兼职教过中专生、幼儿、在职教师、老年大学学员,还多次到国内外支教。一步步走来,有辛酸苦楚,也有收获的喜悦。

(在深圳大学开讲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我体会到,人生之路没有彩排,但每一个未来都可以去设计,只要用过心了,即便没有 满意的结果也不会后悔。在书法教育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读懂自己, 路才不会走错,因为成功从来不是闭着眼睛乱撞就能获得的,一个人只有读懂自己,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模式, 才会有所收获。

(我的代表作、由恩师、著名书法教育家陈振濂教授题写书名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法》)
我还体会到,角度决定高度,因为只有在独特的角度里你才能看到被别人忽略但很有价值的东西,好好 重视这些东西,它们就能给你带来惊喜,成就与众不同的你。

(在北京全国书法教育高峰论坛上做专题报告)
人生要走很多段路,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走每一段路。有些路段可能是艰难 而没有其他选择的,比如石山、沙丘、泥地,但因为没有其他选择,你可以专注 地用同一种迈步方式去行走。

(在全国少儿书画教学高峰论坛上做专题报告)
有些路段的路况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好比趟过河流, 河里有水、泥沙、石头、坑坑洼洼,你需要先抓好拐杖,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在 每走一步之前不时跺脚,试探水中哪里是泥,哪里是石头,哪里有坑,能不能走,怎么走。光懂得迈步,不懂得跺脚,你一定走得不踏实。

(深圳市教育局官方成立的深圳市李汉宁书法名师工作室揭牌)
同样,要成为中小学书法名师,也要走很多段路,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走不 同的路。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是什么样的路呢?那就是创作、理论与教学三方面综合并举之路,这是专业素养的要求,我们要用心去走,去学习和钻研。

(在贵州者密中学支教课堂)
评职称、评先进要看的是教学成果、育人成绩,还要看论著、论文的出版、发表情况,教 材编写情况,课题、课程、公开课、学术讲座开展情况以及社会评价或影响等, 要长期去做积累。

(在贵州举行公益书法讲座)
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环环紧扣的,忽略了哪个部分都不可 行。如果你只埋头搞创作,轻视教学,你可能成为书法家,但成不了名师;如果 你只埋头搞教学,不做科研,你成不了名师;同样的,如果你只埋头教书,不育人,你也成不了名师。

(在马来西亚支教欢迎会上)
我们书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围绕着整体素质的提升,设计好每个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在达到职称评定要求前的几年,你可以按时间顺序规划,把课题、论文、公开课、课程、教学成果等硬性条件逐一突破完成,也可以全面兼顾,同步铺开,到期同步完成。

其实,这些工作有时是交叉的,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其中一项的完成可能会带出另一项的路子来,你只要动手去做就行,一样不动,可能样样都没有思路。
名师之路,就在脚下,但每一步怎么迈开?我将“前半生”的经历和思考写在这本《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里,正式出版,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名师之路,就在脚下,但每一步怎么迈开?我将“前半生”的经历和思考写在这本《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里,正式出版,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我的代表作、由恩师、著名书法家白砥教授题写书名的《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


(《南方教育时报》2020年12月8日:以《深圳书法教师作品出版》报道李汉宁《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的出版)

(《香港商报》2020年12月18日:李汉宁《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出版)

(《书法报》2021年1月22日报道李汉宁专著:《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出版)


(马来西亚《诗华日报》2021年2月5日:李汉宁教授出版《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展现马中文化交流与合作)


(马来西亚《诗华日报》2021年2月8日:《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王锋读后感:初品基础教育界的“成功学”》)

(马来西亚《亚洲时报》2021年2月22日:李汉宁出版《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展现中马文化交流与合作)

名师之路很漫长,想要把路走得顺,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更需要智慧。对于我来说,从不敢奢求通往名师的路途能看到鲜花和掌声,只为走过的这一程留一点值得自己珍藏的记忆!

带着一身的疲惫,把自己走过的路,排成这张图表,不问得和失,不知对与错,作为一线的教师,最值得欣慰的是,自己怕世界一直有一份依托,那就是中小学书法教育。

知道自己拥有的平台低而单薄,曾经走过的路已经给人留下太多的笑话,而前面的名师之路还那么遥远,实在力不从心,所以我不务正业地写了一本诗文集《心有多大》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困和累,并交给了出版社。
我决定做一回逃兵,退出那个我似乎还没有进去过的江湖,让曾经的贪婪与虚荣,随风而去吧。
这就是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