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1年11月19日)

今天老婆在家里做卫生,把酒柜上的东西全搬下来擦拭,我一眼看过去,一个红色的酒盒特别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一瓶我完全不知道品牌的马来西亚的酒,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我突然想到,现在是11月份,这瓶酒正是8年前的11月份,马来西亚拿督吴泉有博士在森美兰由当地华教总会举行的欢送中国支教团晚宴上送给我的。

那时候,我受国务院侨办和深圳市侨办的联合选派,到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支教书法。在那里的半个月里,我有幸与来自各阶层接待我们的华人相识,并结下了友谊。

马来西亚这些华人,对我们支教团的老师无比热情,他们作为志愿者,无论课堂助教,还是生活起居引导,对我们的关心都十分到位。我们的课后用餐和各种活动,很多华人社团的领导和志愿者朋友们都会尽量来陪伴,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因此,也激发了我们对支教工作的责任和干劲。

这些华人朋友讲普通话很流畅,生活、文化上明显保持着广东、福建客家人的习惯,所以,我们之间从一开始接触就没有什么隔阂感。周末的时候,他们像接待亲人一样,带我们去马六峡、皇宫等著名景点参观,消除了支教的疲劳。

我们充分运用每一天的时间,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讲授和训练更多的内容,工作量很大,但最终教学成果喜人,得到当地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马来西亚《中国报》记者戴美清到我的课堂上做了采访。

《中国报》对我做了介绍。

之后中国新闻网以题为“书法教师李汉宁:让华裔青少年体验书法乐趣 ”进行报道,香港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新浪新闻、网易新闻、中国侨网、海外网等大量媒体转载。

支教准备结束了,很多华人朋友向我求字,我有求必应,以此感谢支教期间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为了对这次支教活动的主要支持者——马来西亚拿督吴泉友博士表示敬意,我在支教结束前的两天主动给他写了一张内容为“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

之后两天,也即2013年11月29日,当地华教总会举行的欢送中国支教团晚宴上,主持人突然宣布要举行一个礼品赠送仪式,叫我上台,我当时感到很意外。只见拿督吴泉有博士拿着先前我给他送的字,深情地对我说了一段感谢的话,并说送字一定要合影,我感到受宠若惊,在众人注目和掌声中,我的神情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接下来,拿督吴泉有博士说要回赠一瓶酒给我,特别说明这是一瓶限量版的酒,我对马来西亚的酒不了解也听不明白,只是感到这礼太重,受之有愧,连忙推托,说我心领了,但行李太满不便携带。可是,他非要坚持,旁边的华人一再相劝,我只好遵从。为了把这瓶酒带回来,我特别把提前买好的一些特产留下,腾出行李箱位置,托运回国。这瓶酒我一直舍不得喝,想把它留下,每当见到它,我会想起拿督那份深情,也会想起在森美兰的那些美好日子。

短短的半个月支教期间,马来西亚华人的真诚与热心,让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其中不少人后来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森美兰州华校家协成员张杰煌曾经来深圳我家做客,我请他品尝广东客家美食,并到我的书法名师工作室参观。

森美兰州华校家协领导Maggie和joe也曾来深圳我的书法名师工作室交流。我们同游了深圳海上世界,并一起品尝安徽菜。

正是森美兰的支教给我太美好的印象,2014和2016年,我又两次到马来西亚沙巴州支教书法。

支教是义务的,也是很辛苦的,但海外那种特别的课堂给我带来了难得的挑战和磨练,也开拓了我的教育视野。获赠的这份证书,给我精神上得到无比的满足。

作为执教多年的书法教师,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把中国书法传播到海外,并乐意结识更多爱好书法事业的海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