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有感于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李汉宁名师成长之路
林立群
作者林立群近照
(林立群简介:高级教师,广西百色民族高中教务处副主任,百色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百色市优秀教师,获广西区教育厅授予的“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瘦削脸型,黑色眼镜,浅白色格子衬衣,显示其儒雅素朴外形;曾执教于百色学院,现就职于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由百色革命老区转战粤港澳大湾区,显示其非凡人生经历;大学教授,小学教师,由上而下,角色巨变,甘苦酸甜,谁解其中味?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深圳市首位书法学科名师、深圳市书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其中任何一项荣誉均可使其光彩照人,让多少人艳羡其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就?
为进一步深化粵桂教育协作,加强对百色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指导,提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帮助学员的学习成长,深圳市教育局、百色市教育局于2022年11月17日联合举办“名师工作室助力教师能力提升”系列讲座( 第一讲),本次讲座由广东省中小学正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深圳市书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百色学院校友李汉宁老师主讲。来自百色市内自治区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坊、百色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共600多人参加听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名师之讲座,不知学问之大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现列叙感言。
一、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人之立世,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李汉宁老师在百色学院传道受业解惑时,醉心于书法创作,热衷于书法比赛,倾力于书法展览,走书法爱好者寻常之路。但后来为了参加副教授职称评审,转而主攻书法理论研究,从而迈出专业领域重大转型的坚实步伐。此一转变,书法圈中友人大感不解。然而,李汉宁老师认为,自己无意成为书法家,而对书法理论研究情有独钟,且前人在书法理论系统研究方面着力不甚多,自己在此领域应大有可为。最终,“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弃大学教授之职位,而“屈就”小学老师,此貌似“人往低处走”之人生抉择,令人迷惑。但是,智者不惑。李老师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在深圳,小学科老师比较轻松,我有时间围绕名师和正高做学术。”
凝眸奋斗之路,李老师精辟断言:“一个人只有读懂自己,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模式,才会有所收获。”
感悟: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方能成就人生。
二、沉潜蓄势,创造卓越
《易经》第一卦,给我们呈现了龙由潜伏蓄势到腾冲九天的过程:潜龙——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这对于人的荣通丑穷、得意失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吴书·周瑜传》中,记载周瑜评价刘备之言:“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而李汉宁老师,何尝不是人中之蛟龙呢?
遥想求学当年,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素质突出。既研物理,又攻英语,且修中文,更通书法,多才多艺,相当惊艳!此时犹如潜龙,可谓沉潜期。
在百色学院任教时,勤于笔耕,四时不辍,声名鹊起;又兼精研理论,造诣渐深。当选百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为书法副教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以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成果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教育奖,荣誉之花持续盛放。此时犹如龙在田野,可谓崭露头角期。
挥手作别写满青春记忆的百色故土,效仿孔雀东南飞,远赴广东深圳开辟新天地,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之研究,并有成果推出。李汉宁老师开发的四门书法课程分别被评为“深圳市推广课程”、“深圳市教师继续教师课程”、“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中小学书法教学法”课程教学成果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一等奖,评上了深圳市书法学科名师、中小学书法正高级教师职称。此时犹如龙跃于渊,可谓跃升期。
创建名师工作室,组建研究团队,推出丰硕成果,享誉海内外。已出版的专著有《中小学书法训练技巧》、《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中小学书法理论知识趣谈》、《中小学书法名师之路》等11本。此时犹如飞龙在天,可谓大成期。
感悟:沉潜以蓄势,厚积以勃发,立足平凡岗位,创造卓越人生。
三、荣进之心日盛,创新之志弥笃
苏轼在其人物史论文《晁错论》中指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才情方面,李汉宁老师,兼修物理、英语、中文多学科知识,更通硬软笔书法。在书法领域,各体均有涉猎,尤深研楷书、隶书、行书;不但有扎实的书写功底,又难得有厚实的理论积淀。可谓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在志向上,李汉宁老师致力于研究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中小学书法教学法,此领域研究鲜有涉足者,研究资料甚少,研究难度极大,属于待开垦的荒土。历经多年艰苦研究,2013年9月,李汉宁老师出版《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一书,一时引起轰动,成为许多学校引入实施的书法课程,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在创新方面,李汉宁老师孜孜以求,笃行不怠。在中小学的这些年,李老师主持书法教育工作的学校,一所获兰亭奖·教育奖集体奖,一所获全国书法教育公办学校十佳,出版了11本有关中小学书法的论著或教材。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明其创作《史记》的旨意:“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此标准观照李汉宁老师,“成一家之言”这一奋斗目标,自是夙愿得成,实至名归了!
感悟:精业深研,应荣进之心日盛,创新之志弥笃。
四、人生需静观,更需行动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静观人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审时度势,待时而动,乘势而为,为人生的成功奠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人生分为“静观的人生”和“行动的人生”,他们向往前者,两人都以“静观的人生”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静观,可胸怀“会当凌绝顶”之抱负,而行动,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巍峨。
李汉宁老师,搁书法创作而转攻理论研究,弃大学教授职位而选小学教师岗位,扬理论研究之长处“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著书立说,奏响了其成功人生之三部曲。其中,既含审时度势之“静观的人生”,更有超越自我之“行动的人生”。
感悟:生逢其时,当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人生需静观,更需行动。
五、弘扬士人精神,勇于担当责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忧乐关乎天下、荣辱系于苍生的高远深邃、丰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高尚情怀。
而这些高尚情怀的追寻和弘扬者,古时称之为“士人”。士人的中心任务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和创新。
李汉宁老师,以传扬士人精神为己任。
——“士志于道。”李老师潜心于中小学书法教学研究,推出以《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代表的系列化书法教学专著,融理论指导与配套练习于一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课题研究方面,李老师高度重视创新突破,保持在书法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努力做到:一、人无我有,敢于尝试;二、带着跨界的思想看书法;三、人有我优,追求品质;四、人优我专,强化专业;五、人专我博,注重体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在世,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人之从事,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李汉宁老师厚积薄发,推出了《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填补了中国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之空白。而后一鼓作气,推出一系列中小学书法教学专著,完善中小学书法教学体系。目前,正有效推进《中小学书法教学实用策略》等5本专著编撰、出版工作。
感悟:忧乐关乎天下、荣辱系于苍生,弘扬士人精神,勇于担当责任。
六、潜心文化传播,独衷马来西亚
传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内,则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对外,则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沟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热衷文化交流,推广科研成果。李汉宁老师特别喜爱与马来西亚开展文化、书法交流与合作。自2013年以来,受中国国务院侨办和深圳市侨办的委派,李老师多次到马来西亚支教交流。他的热心和成果,得到《亚洲时报》《诗华日报》《星洲日报》的关注和认可,多次见诸报端。
——深感于文化认同,回馈于笔墨真情。李汉宁老师无比感恩海外华人对自己亲如一家,佩服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华的极力传承。为此,他撰写了《海外华人力推中华传统文化,让我惊讶》《令我敬佩的亚庇书艺协会》《华裔书法名师张少纶》《李汉宁邀请张少纶到深圳授课,中马书法教学合作》等文章,发表在“中国华文教育网”,后来这些文章被“中国侨网”、“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网”等转载,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有力传播。
——汇聚中马书法教育智慧,加强中马书法教育合作。李汉宁老师充分利用自己工作室资源,聘请亚庇书艺协会主席张少纶先生为工作室的指导专家兼海外交流委员会秘书长,吸收沙巴州的郑宝玉、翁金兰、杨智棡、黄祖丰、吴姿霖等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加强两地的书法教育合作与交流,共同参与编写出版《中小学书法示范课教案》《中小学书法教学反思》等书籍。李汉宁和张少纶两位书法名师携手研发的《中小学硬笔书法》字帖,成为中马书法教学合作之典范。该字帖已在多所华文学校中推广使用。 感悟: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交流。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生而为人,且生逢其时,须应振作,奋发有为。让我们以李汉宁老师为楷模,见贤思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